"); //-->
自10月11日财新报道,小鹏汽车采购部负责人李丰因涉及内部反腐调查已被停职后,行业内对于小鹏此次供应链反腐动作的评价不一。
有人认为,小鹏是在敲山震虎,敲打敲打,背后的大老虎并不会真正被揪出。也有人认为,企业反腐行为会带来内部震荡,弊大于利,不利于稳定人心。真实情况是,这更像是近一年来,小鹏汽车内部改革进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的信号。据品驾了解,今年年初开始,小鹏进入了深层次的调整阶段,整个过程中,小鹏已经酝酿相关的排查动作。过去一段时间,外界一直好奇,小鹏汽车的内部调整进展如何?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面对公众这个问题时也总是推脱,称还没到时间,会在后面讲,到后面大家会明白。这种口径其实和现在曝光的,小鹏内部正在酝酿的节奏有关。现在,这场在小鹏汽车内部被定调为“二次创业”的改革依然在调整进程中——但反腐调查,作为一个热点事件在过去一段时间被集中讨论,并非是小鹏汽车的利空信号。反腐动作的落地,其实意味着小鹏汽车过去管理中的问题已经在逐步扫清,内部管理的正向循环已经开始。此外品驾也了解到,外界盛传“铁娘子”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手起刀落,然而真实情况是,反腐纠察均由何小鹏本人亲自主导。可见的是,在何小鹏主抓各业务板块后,小鹏汽车内部从组织结构调整,到产品和营销、渠道层面的改革都已见成效,除了产品能力和营销能力,何小鹏还深入到制造、供应链等更多领域。其实小鹏开始反扑最直接的表现,就是9月份暴增的订单量。动手的是何小鹏,不是王凤英
在外界看来,小鹏汽车此次内部掀起反腐力度之大,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功不可没。何小鹏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多次主动谈到王凤英对于成本管理方面的能力,在小鹏汽车内部,何小鹏也经常说,“小鹏汽车需要凤英这种各方面都懂的人。”但是,有小鹏汽车内部人士向品驾透露,其实在公司内部真正掀起纠察反腐问题的,是何小鹏本人。这或许可以理解为,自王凤英上任后,不但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带到了小鹏,还是小鹏汽车内部为数不多的敢于向何小鹏直言的人。王凤英指出了问题,但是,真正手起刀落的人,是何小鹏。这种心狠手辣的形象或许很难与过去那个“好人”何小鹏联系起来。但是不少小鹏汽车内部的人都明显感觉到,自去年底开始推动公司内部改革时,何小鹏本人的变化。G6订单暴增加剧暴露采购问题
其实从小鹏G6曝光照片以来,很多人并不看好它的种种表现。但是经公司一番营销资源的运作,小鹏G6一度成为挽救公司声量的一款重要产品。比如自6月29日上市后,小鹏G6在9月迎来了交付新高——8132辆。从懂车帝发布的9月20万-25万级纯电SUV销量排名看,小鹏G6稳居第一,算是在某种维度上实现了上市时,何小鹏给小鹏G6定下的小目标:在3个月时间里超越25万级销量冠军。小鹏长大
今年以来,从营销层面的调整,渠道转型,到XNGP和扶摇架构等技术能力落地,在小鹏汽车内部定义的“二次创业”阶段,这种调整力度,已经给小鹏汽车带来了不小变化。当然,最直接的问题还有一些:小鹏汽车的月交付量什么时候能实现飞跃式增长?小鹏汽车何时能接近盈利预期,根本性调整营收能力?但随着何小鹏本人亲自主导这次反腐动作后,这些结果变得更清晰了一些。从2020年到2022年,小鹏汽车的公司规模从5000余人,上涨到接近1.6万人水平。虽然与理想、蔚来相比,目前小鹏的员工数量最少,但是很多公司在成长过程中,都会遭遇逆流。在最近一年时间里,小鹏汽车内部进行的大幅度的组织结构调整,就是在对抗快速成长的问题。在进入小鹏汽车后,何小鹏一直在描绘汽车公司的智能化蓝图,甚至在电动车渗透率还不够高的时候,何小鹏就想造一款15万元的自动驾驶汽车,技术出身的何小鹏,在造车初期充满了理想主义。重仓智能化的几年里,小鹏汽车在技术上交了不少学费,不过值得欣慰的是,小鹏汽车的智能化技术能力达到了行业里数一数二的水平。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后,何小鹏看到了管理一家初具规模的汽车公司,还应该承担起主控全局,甚至独当一面的能力,这个时候的何小鹏也真正进入了一家汽车公司创始人的角色。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